23年考研“國家線”升降早有定數?按實際情況分析,或降3-5分
考研是繼高考之后對學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,學生將通過這場考試實現學歷階層的跨越。
2023考研已打響第一槍,500萬考生進入考場,迎接這場將改變未來命運的考試。
對考生來說,過去一年都辛苦了,只要進了考場,學生就是勝利者,現在初試告捷,對考生來說,最緊張的就是等待錄取分數線的時候。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大學生對學歷越發重視,本科畢業后,很多學生都打算考研究生,一方面是證明自己的能力,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今后以研究生的身份進入社會,實現更大價值。
考研當然是不容易的,尤其是在大學生考研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,去年1:4的錄取比例,大學生也感受到研究生門檻在不斷提高。
現在考研初試結束,學生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成績,同時還有“國家線”,眾所周知,2022考研國家線暴漲,部分專業甚至漲了10分以上,比如文科類專業的教育學,國家線更是突破歷史新高,把很多考生擋在門外。
通過往年考研數據分析,23年考研“國家線”升降或許早定下來了。
23年考研“國家線”升降早有定數?按實際情況分析,或降3-5分
高考有大小年,考研也有,22年考研題目難度大,分數線上漲,那么23年考題難度變小,國家線也會下降,真的會按劇本走嗎?這可不一定。
國家線最后確定是根據考研人數、考題難度和學生平均成績而定的。
那么,從23年考研人數來看,比22年暴漲70多萬,學生之間競爭再次升級,所以國家線應該會上漲。
再來看考題難度,有了去年做對比,所以變化幅度不是特別大,公共課英語、數學和政治在近五年平均分差維持在6分內。
再來看學生平均成績,23年考研棄考率達到30%左右,從側面來看,其實學生之間的競爭少了很多。
綜合分析,23年考研國家線呈現的是降低趨勢,但是不會像22年暴降,基本維持在3-5分上下。
等待成績出爐之際,考生不能坐以待斃,盡快調整狀態
高考之后,很少有考試能獲得學生這么大的關注了,對學生來說,等待自己考研成績甚至比高考更加緊張。
考試后幾天,學生的精神一下子得到了放松,在這一年以來,終于能緩一緩了。
接下來學生就是要等待自己的成績了,部分學生開始估分,但是國家線還沒有出來,所以對學生來說,一切未可知。
不過,學生在這個階段也不能躺平,要盡快調整自己的狀態,為之后的復試做準備。
一口不能吃成一個胖子,對學生來說,成功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,所以短暫的放松之后,學生要為接下來的事做打算了。
雖然學生很看重自己的考研成績,但是也不要過度執著,也不是非要考研才能有更好的發展,現在大學生就業,企業最看重的其實還是個人能力。
大學生不考研,可以考公,往體制內發展
雖然現在整體趨勢是學歷貶值,但是大學生無論如何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在就業市場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。
所以學生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,如果不考研的話,也可以往其他方向發展。
現在市場動蕩,如果學生想要找穩定的工作,那么可以去考公務員,尤其是鄉鎮公務員,不僅有編制,而且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。
城市公務員上岸難度大,大學生要靈活思考,雖然鄉鎮公務員工作環境差一點,但是待遇并不少,而且還是三不限,解決了不少大學生就業問題。
此外,事業單位也是不錯的選擇,所以就看大學生自己,條條大路通羅馬,總會有出路的。
寫在最后
2022年國家線公布之后,讓很多考生大跌眼鏡,很多學生本以為自己穩過了,但是看到暴漲后的國家線,竟然直接被pass掉了。
雖然通過分析,2023年考研國家線是下降的趨勢,但是學生也不要就此安心,一切皆有可能,還是做好充足的打算,以便應付任何可能。
既然大學生選擇了考研這條路,那么也要知道,通過國家線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有更加嚴峻的考驗,學生必須一一通過,最后才能如愿上岸。
每個考研黨都希望自己能成為那個幸運兒,但是能笑到最后的還是少數人,不論結果如何,只要努力就對得起自己。
話題討論:你認為2023年考研國家線的走勢是升還是降?
(以上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)